休閒行為與人格特質
一、前言

     人類日常生活的動作行為看似平凡,就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是肢體受控於大腦運動神經指揮的外顯行為,但就心理學的構面而言,它卻又是一個牽涉到非常複雜的心理、思維邏輯與外在情境及環境互動後,經由大腦決定個體是否行使有意義的一種肢體行為。而我們日常休閒的各種活動行為選擇亦經過內心思維與外在環境互動後所產生,其間與外在環境互動所產生的休閒行為動機,導致該休閒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選擇的過程,也因此休閒行為動機是產生休閒活動的主觀原因。

 二、本文

     在這堂課內美國心理學家Norman Triplett曾對兩人一起與一人單獨騎單車在速度上的差別,以騎士的表現所獲得的體驗或參與感的意義來做實驗,而實驗顯示休閒行為亦受外在客觀環境所影響。許多社會心理學者在休閒行為研究中,也發現人們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在休閒情境中也會影響他們行為和經驗。也因為人格特質的不同,其本身所產生的休閒動機及意識也會影響本身的休閒目的。當休閒目的因外在的環境因素產生休閒衝突時,人格的特質將會決定是否繼續這項休閒行為。若具好奇心、冒險挑戰人格特質多繼續活動行為不受影響;若未具上述特質,多以「冰山理論」〈Ice Theory〉來適應環境協調改變休閒方式,但原先從活動中所體驗流暢的休閒滿意度可能降低。課程學習當中因參加潛水活動而獲得認為的休閒流暢體驗,活動過程中因曾經發生潛水客的失事又經由媒體大肆報導而體認發覺其中危安因素,遂讓個人重新評估此項活動的流暢體驗與場域安全孰重孰輕的休閒衝突,此時人格特質往往決定這項活動的休閒意識進而影響其休閒行為。因此,對於自我人格特質的分析了解有助於本身休閒活動的選擇及管理,而較不受外在環境所影響亦較能從中獲得滿意體驗。休閒活動讓具有共同休閒興趣的友伴,較易打破社交壁壘,建立友誼;製造不具威脅性的相處機會;成為社交的潤滑劑;在課堂學習中,老師藉由隨意分組共享休閒論點觀念,在討論和活動中增加學習者彼此間的感情,形成一種和諧的氣氛及有意義的溝通,對學習意滿意度亦較容易獲得,可見休閒行為其具有另一種形式的社交功能。

 三、結論

 休閒行為的動機來自生理及心理,當體內的生、心理平衡狀態被破壞時,體內舒緩意識需求產生,驅使人體從事活動來恢復體內原有的平衡。這種平衡包括認知上的平衡、情感上的平衡。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生理需要的滿足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的一件事,當社會進入較為富裕生活的階段,自由時間逐漸獲得及增加的同時,而人類卻又是喜歡社交及群體活動的動物,人類的休閒行為自然受到同儕或外在環境互動的影響。因此,如何由休閒者本身的人格特質自我了解,去選擇休閒活動,以建立良好的休閒動機基以滿足生、心理的平衡,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一門課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年歐基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