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高寶出版《當然可以不生氣:45個簡單策略,讓你不論好日壞日,都從容優雅》。


看過許多勵志文章,但欣賞這篇文章的主題:每走一步,就要放掉前面那步的踏點,否則步伐永遠邁不開,無法往前。心有戚戚焉於這篇文章,因為自己也曾經因執著踏點,生活的步伐無法往前,往前時每一步又踩的如此提心吊膽而無自信,終日自怨自艾而感到無奈。再回首來時路,看到這篇文章時令我滿心的贊同。


每跨出一步,就放掉一些


人生越是往前走,就聚集越多的包袱和負擔。財物、職責、人際關係、應該做的、必須做的、人情世故和日常瑣事不斷增加,於是我們每天都得拖著沉重的負擔,艱難地生活。


你有沒有檢查過你的「包袱」,有多少是不必要的負擔?裡面裝的是食物,還是石頭?是否應該停下來,把包袱放下,先理清楚,讓自己更輕鬆地往下走呢?


印度大哲斯瓦米拉瑪說過,人每跨出一步,就要先把腳從原來占據的那一點提起來,放掉那一點才走得開。再跨出下一步,就連剛剛占據的那一點都要放下。如果放不開腳下的那一點,就走不開。


人生的道路上,有人可以走得瀟灑、優雅而開心,是因為他們放掉身上的包袱;有人卻走得很沉重、沮喪,因為放不下原來占據的那一點。


一位佛教的法師講了一個故事:


某個人想渡溪搬到城裡住,他做了一具竹筏渡過了溪,上岸時卻捨不得把竹筏放下,仍然氣喘吁吁地背在身上進城。最後法師問:「這具竹筏對他而言,到底是有用的財產或負擔?」


想想,每個人初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兩手空空,沒有帶任何東西。但隨著年紀漸長,我們不斷地買東西、要東西、找東西,擁有的家當越來越多,累積的責任、承諾以及要做的事不斷增加,肩上扛的責任也越來越重,幾乎占據了你全部的空間和時間。這到底是你的財產,還是負擔?


那些你所執著的,像是無趣的工作、無解的愛情、無望的投資,是否還扛在身上?你過去的失敗、你後悔的事、你忿恨的人,是不是還抓著不放?


再想想,每天名利纏身,你爭我奪,快樂從何而來?成天心事重重,陰霾不開,快樂從何而來?成天鳥肚雞腸、目光如豆,快樂又從何而來?


人們總誤以為快樂是要得到什麼。事實上,「得」的快樂是一時的,「放」的快樂才是長久的。想像一個國王,從未放下身為君王的煩惱,像是責任、內憂外患等等,他可能完全無法享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又如果在這王國中,有一個乞丐或哲人,他已放下內心所有的煩惱,懂得享受自然所賜予的一切,那麼誰比較快樂?


想要離苦得樂,重點不在「得什麼」,而是「放什麼」。更明白地說,放下並不是剝奪我們,要我們放棄能帶來快樂的一切,相反的,是要放棄那些會帶來無盡煩惱的一切。


這很難嗎?不難。想想,你如何甩掉一件沉重而無用的行李?只要你體認到自己不想再承受更多的痛苦,或繼續背負重擔,你自然會甩掉它。


因此,我們必須先認清,是哪些東西帶來痛苦,然後放下它。


天使之所以能夠飛翔,是因為祂有輕盈的翅膀。我們也應該學會割捨,每跨出一步,就放掉一些包袱,這樣人生才會走得輕鬆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年歐基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